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良渚遺址:高科技呵護文明圣地光彩
更新時間:2025/7/9 9:17:56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杭州7月8日電 題:良渚遺址:高科技呵護文明圣地光彩

  新華社記者馮源、段菁菁

  一款“良渚植物精油”,曾是良渚文保工作者克制苔蘚的利器,但是試用兩年多后,苔蘚對它已經產生了抗藥性。近段時間,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和浙江大學文物保護材料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直在調整配方,要研究“良渚植物精油”的“2.0版”。

  “第一款精油原來能管用六個月,現在只有四五個月的效力!备吆┱f,無論是良渚古城的城墻,還是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的水壩,其主要建筑材料都是土,苔蘚在遺址土體上生長蔓延,不但會影響參觀者的視覺,它所分泌的酸性物質對土體也會產生腐蝕性。

  高海彥畢業于北京大學文物保護專業,參加工作后就一直在良渚遺址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對于如何讓良渚遺址“延年益壽”,她說:“良渚遺址是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對它的保護并沒有先例可循,需要不斷摸索!

  高海彥的同事俞元盛則就顯得有點“跨界”。他是浙江大學巖土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后并沒有像同學一樣去和鋼筋混凝土打交道,而是把有著5000年歷史的良渚古城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最近,俞元盛完成了“土體滲漏通道探測”的研究課題。他告訴記者,土體由粗細不等的土壤顆粒組成,滲漏的流水會先把細顆粒帶走,從而導致土體空隙越來越大,最終會影響遺址本體的穩定。

  2007年,良渚古城宣告發現。2015年,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宣告發現。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同月,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對外開放。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監測管理中心主任黃莉介紹,良渚的文保工作一直與考古同步進行,特別是公園對外開放后,如何讓觀眾既看清遺址的面貌,又能保護好遺址,是良渚文保人要解決的一大課題。

  “通行的做法是完成考古發掘后,對發掘探方進行回填,但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要保留少量的遺址剖面進行展示,讓觀眾更好地領略前人的智慧。良渚的氣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溫潮濕多雨,這會給土遺址帶來不少病害!秉S莉說,需要采用跨學科的手段綜合施策。

  “良渚古城的保護需要做許多從‘0’到‘1’的工作,也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比如說某個方向被驗證為不可行,也是成果!秉S莉說,“高科技+合理流程+人的盡責”才能取得最好的保護效果!爸挥形谋9ぷ髡叱浞职l揮主動性去研究發現,才能真正讓良渚古城‘延年益壽’!彼f。

  2024年7月,監測中心啟用了全國首個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總面積1500平方米,下分7個實驗室以及標本室、專家研究室等多個配套空間。高海彥的工作場所就是其中的“化學實驗室”,而俞元盛的工作地點就在“土遺址建造工藝實驗室”。

  “我們的實驗室涉及的學科非常多,物理、化學、水文、地質、生物、大數據……可以說各個學科在良渚古城保護中都有用武之地,我們希望通過實驗室研究,不但為良渚古城保護,也為南方地區其他的土遺址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备吆┱f。

  目前,良渚遺址的文保工作得到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支持。黃莉說,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是一個開放平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機構和學術力量來參與良渚遺址的保護工作。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良渚遺址:高科技呵護文明圣地光彩
    2025/7/9 9:17:56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杭州7月8日電 題:良渚遺址:高科技呵護文明圣地光彩

      新華社記者馮源、段菁菁

      一款“良渚植物精油”,曾是良渚文保工作者克制苔蘚的利器,但是試用兩年多后,苔蘚對它已經產生了抗藥性。近段時間,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和浙江大學文物保護材料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直在調整配方,要研究“良渚植物精油”的“2.0版”。

      “第一款精油原來能管用六個月,現在只有四五個月的效力!备吆┱f,無論是良渚古城的城墻,還是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的水壩,其主要建筑材料都是土,苔蘚在遺址土體上生長蔓延,不但會影響參觀者的視覺,它所分泌的酸性物質對土體也會產生腐蝕性。

      高海彥畢業于北京大學文物保護專業,參加工作后就一直在良渚遺址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對于如何讓良渚遺址“延年益壽”,她說:“良渚遺址是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對它的保護并沒有先例可循,需要不斷摸索!

      高海彥的同事俞元盛則就顯得有點“跨界”。他是浙江大學巖土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后并沒有像同學一樣去和鋼筋混凝土打交道,而是把有著5000年歷史的良渚古城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最近,俞元盛完成了“土體滲漏通道探測”的研究課題。他告訴記者,土體由粗細不等的土壤顆粒組成,滲漏的流水會先把細顆粒帶走,從而導致土體空隙越來越大,最終會影響遺址本體的穩定。

      2007年,良渚古城宣告發現。2015年,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宣告發現。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同月,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對外開放。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監測管理中心主任黃莉介紹,良渚的文保工作一直與考古同步進行,特別是公園對外開放后,如何讓觀眾既看清遺址的面貌,又能保護好遺址,是良渚文保人要解決的一大課題。

      “通行的做法是完成考古發掘后,對發掘探方進行回填,但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要保留少量的遺址剖面進行展示,讓觀眾更好地領略前人的智慧。良渚的氣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溫潮濕多雨,這會給土遺址帶來不少病害!秉S莉說,需要采用跨學科的手段綜合施策。

      “良渚古城的保護需要做許多從‘0’到‘1’的工作,也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比如說某個方向被驗證為不可行,也是成果!秉S莉說,“高科技+合理流程+人的盡責”才能取得最好的保護效果!爸挥形谋9ぷ髡叱浞职l揮主動性去研究發現,才能真正讓良渚古城‘延年益壽’!彼f。

      2024年7月,監測中心啟用了全國首個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總面積1500平方米,下分7個實驗室以及標本室、專家研究室等多個配套空間。高海彥的工作場所就是其中的“化學實驗室”,而俞元盛的工作地點就在“土遺址建造工藝實驗室”。

      “我們的實驗室涉及的學科非常多,物理、化學、水文、地質、生物、大數據……可以說各個學科在良渚古城保護中都有用武之地,我們希望通過實驗室研究,不但為良渚古城保護,也為南方地區其他的土遺址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备吆┱f。

      目前,良渚遺址的文保工作得到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支持。黃莉說,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是一個開放平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機構和學術力量來參與良渚遺址的保護工作。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