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云臺山紅石峽景區將山水秘境與潮玩體驗融于一身,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
本報記者 賈 藍 攝
在焦作,文旅融合藏著多少驚喜和心動?
到陳家溝,晨起跟著大師學拳、晚上欣賞大型夜游項目《今夜·東溝》,沉浸式體驗讓游客感受太極文化IP“活化”魅力;打卡恩州驛古街,看青春身影在煙火長巷舞動、文藝展覽與古街景致交融,藝術賦能讓古街綻放青春光彩;在云臺山景區,“一景激活百業”效應持續放大,“傳統文化+沉浸體驗”打造的新場景讓游客“近悅遠來”“常來常新”……
在剛剛落幕的全省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上,焦作文旅出圈出彩——云臺山景區以《守正創新 多元融合》為題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作為全省五個簽約項目之一,我市天河文商旅綜合體項目順利簽約;“養生太極”之旅以及焦作多個非遺、美食、鄉村等入選老家河南精品旅游線路;10余個國家40多位境外旅行商來焦作踩線,點贊大美云臺、大美焦作!
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兩高四著力”重要指示要求和全省文旅發展大會會議精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立健全現代文旅產業體系,全力推進文旅文創融合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建設新局面。
科學謀劃 務實舉措
開創文旅融合新局面
讓“詩和遠方”牽手而行,推動文旅融合加速勢成,以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焦作錨定目標、全面擘畫、生動實踐——
市委、市政府高站位謀劃,去年8月召開全市旅游發展大會,出臺《促進文旅文創融合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的實施意見》《關于焦作市金融支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綱領性文件,擘畫了“一核引領、兩極支撐、三帶協同”的文旅新格局。
把項目建設作為“強引擎”和“硬支撐”,焦作文旅大動作不斷。47個文旅項目加速推進,2024年以來完成投資超60億元。萬都大酒店、李商隱紀念館、平東里文商旅街區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用,懷府恐龍園、太極·蜜雪文旅示范區等新業態嶄露頭角。2025年,全市文旅文創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懷府恐龍園“水上世界”、陳家溝“今夜·東溝”沉浸式夜游項目投入運營,陶瓷工業文化創意園項目二期、太極·蜜雪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博愛記憶·文化創意園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以政策為依托,釋放消費潛能。從出臺《焦作市2025年旅游市場營銷獎勵辦法》,到商務、體育等多部門聯合推出八項促消費措施;從“一票游焦作”景區門票聯動到“一票游三日”創新舉措……今年年初以來,焦作文旅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出一系列促消費舉措、特色文旅活動和惠游政策,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創新消費體驗,推動我市文化和旅游消費持續繁榮。
我市對赴焦旅游專列、包機、大巴車隊、自駕游團隊、境外團隊等給予獎勵,1至6月份接待旅游包機、專列84趟次,境外游客2.04萬人次;八項促消費措施包括強力引客入焦、豐富文娛演藝、增進體旅融合等方面,進一步繁榮活躍文旅市場,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數據顯示,2025年1~6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4588.0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01%和5.65%,文旅市場持續火熱、活力無限。
業態融合 共享共贏
激活文旅消費新活力
“上新”不斷、“熱度”不減,在焦作,文旅有N種打卡方式。
堅持以活動為引領,持續做好全域引流、文旅促消費文章。我市圍繞假日節點,精心組織開展“春滿中原·焦作過年”“太行踏青·春游焦作”“暢游五一·相約焦作”“龍騰懷川·‘粽’情焦作”文旅促消費活動,依托云臺山、神農山等重點景區,創新舉辦特色活動,拉動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五一假日期間,全市優化升級了城市游、山水游、太極游、鄉村游、研學游、美食游六大類消費場景,讓游客全方位體驗焦作文旅魅力;端午假期,我市以中心城區特色場景為引擎,輻射構建“煙火可觸、文化可品”的全域消費場景,拉動全域文旅市場亮點頻現、持續火爆。近日我市啟動暑期文旅市場消費季,通過多元促消費舉措吸引廣大游客來焦作游山水、練太極、逛市集、品美食,感受懷川文化,盡享夏日精彩。
圍繞季節風光、民俗文化、焦作特色等,我市持續強化業態創新。今年年初以來,周窯十八坊成功創建全國甲級民宿。云臺山“云臺明月焰”、太行盆景園“又見·花火之夜”、陳家溝“今夜東溝”等沉浸式夜游場景有效集聚人氣,激活夜經濟。焦作影視城、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游區、嘉應觀黃河文化博物館、云臺山景區入選“河南省文旅微短劇百家取景地”。修武縣精品民宿入選全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全省唯一;博愛縣西張趕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我市精選并發布25處焦作市微短劇取景地,推動更多文旅場景“借劇出圈”。
串珠成鏈 聯動發展
構建文旅產業新生態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高四著力”的重要指示,對照市委建設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的目標任務,我市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礎上,以創新思維持續推動“文旅+百業”融合發展,構建全域、全時、全齡的文旅產業新生態。
串珠成鏈,促進文旅融合聯動發展。市政府多次召開市縣文旅融合聯動發展工作專題會,研究通過《焦作市旅游串珠成鏈專項行動方案》,大力實施“串珠成鏈”三年行動,聚焦化點成珠,堅持做強城市旅游,升級云臺山、太極拳兩大核心IP,深入實施“景區煥新”和業態培育工程,有效激活全域消費觸點。加快研究制訂《焦作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鏈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完善文旅項目市級層面聯審機制,積極推動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不斷強化文旅產業支撐。深入落實好《焦作市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工作舉措》,搶抓重點節點,持續推動文旅消費上檔升級。
“龍頭”引領,培優做強文旅市場主體。支持市文旅投資集團整合全域文旅資源,推動其成為帶動全市文旅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支持云臺山、青天河、神農山、陳家溝等骨干文旅企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講好故事,做好優質文化資源轉化。深入實施文藝精品打造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深挖我市“七大文化標識”,把“焦作故事”講出品位、講出特色、講成經典,讓每一處景觀都有故事,每一個業態都有特色,吸引更多游客來領略懷川大地的深厚底蘊和勃勃生機。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我市將扎實推進國家級太極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工作,精心實施“非遺點亮計劃”重點項目,高標準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與傳承體驗中心。積極培育發展非遺工坊、非遺生產性示范性基地,構建“點線面”結合的非遺保護創新體系。扎實做好萬里茶道太行陘、沁河廣利渠申遺工作。以數字化為驅動引擎,深入實施文化遺產數字化采集、展示利用工程,加速與AI、VR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全方位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發展,激活文旅深度融合新動能。
文旅融合、雙向奔赴,懷川大地正在書寫精彩篇章!
(記者楊景鵬)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拜利萍 |
編 輯:李潤生 |
!Γ褐x欣汝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云臺山紅石峽景區將山水秘境與潮玩體驗融于一身,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
本報記者 賈 藍 攝
在焦作,文旅融合藏著多少驚喜和心動?
到陳家溝,晨起跟著大師學拳、晚上欣賞大型夜游項目《今夜·東溝》,沉浸式體驗讓游客感受太極文化IP“活化”魅力;打卡恩州驛古街,看青春身影在煙火長巷舞動、文藝展覽與古街景致交融,藝術賦能讓古街綻放青春光彩;在云臺山景區,“一景激活百業”效應持續放大,“傳統文化+沉浸體驗”打造的新場景讓游客“近悅遠來”“常來常新”……
在剛剛落幕的全省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上,焦作文旅出圈出彩——云臺山景區以《守正創新 多元融合》為題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作為全省五個簽約項目之一,我市天河文商旅綜合體項目順利簽約;“養生太極”之旅以及焦作多個非遺、美食、鄉村等入選老家河南精品旅游線路;10余個國家40多位境外旅行商來焦作踩線,點贊大美云臺、大美焦作!
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兩高四著力”重要指示要求和全省文旅發展大會會議精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立健全現代文旅產業體系,全力推進文旅文創融合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建設新局面。
科學謀劃 務實舉措
開創文旅融合新局面
讓“詩和遠方”牽手而行,推動文旅融合加速勢成,以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焦作錨定目標、全面擘畫、生動實踐——
市委、市政府高站位謀劃,去年8月召開全市旅游發展大會,出臺《促進文旅文創融合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的實施意見》《關于焦作市金融支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綱領性文件,擘畫了“一核引領、兩極支撐、三帶協同”的文旅新格局。
把項目建設作為“強引擎”和“硬支撐”,焦作文旅大動作不斷。47個文旅項目加速推進,2024年以來完成投資超60億元。萬都大酒店、李商隱紀念館、平東里文商旅街區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用,懷府恐龍園、太極·蜜雪文旅示范區等新業態嶄露頭角。2025年,全市文旅文創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懷府恐龍園“水上世界”、陳家溝“今夜·東溝”沉浸式夜游項目投入運營,陶瓷工業文化創意園項目二期、太極·蜜雪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博愛記憶·文化創意園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以政策為依托,釋放消費潛能。從出臺《焦作市2025年旅游市場營銷獎勵辦法》,到商務、體育等多部門聯合推出八項促消費措施;從“一票游焦作”景區門票聯動到“一票游三日”創新舉措……今年年初以來,焦作文旅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出一系列促消費舉措、特色文旅活動和惠游政策,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創新消費體驗,推動我市文化和旅游消費持續繁榮。
我市對赴焦旅游專列、包機、大巴車隊、自駕游團隊、境外團隊等給予獎勵,1至6月份接待旅游包機、專列84趟次,境外游客2.04萬人次;八項促消費措施包括強力引客入焦、豐富文娛演藝、增進體旅融合等方面,進一步繁榮活躍文旅市場,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數據顯示,2025年1~6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4588.0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01%和5.65%,文旅市場持續火熱、活力無限。
業態融合 共享共贏
激活文旅消費新活力
“上新”不斷、“熱度”不減,在焦作,文旅有N種打卡方式。
堅持以活動為引領,持續做好全域引流、文旅促消費文章。我市圍繞假日節點,精心組織開展“春滿中原·焦作過年”“太行踏青·春游焦作”“暢游五一·相約焦作”“龍騰懷川·‘粽’情焦作”文旅促消費活動,依托云臺山、神農山等重點景區,創新舉辦特色活動,拉動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五一假日期間,全市優化升級了城市游、山水游、太極游、鄉村游、研學游、美食游六大類消費場景,讓游客全方位體驗焦作文旅魅力;端午假期,我市以中心城區特色場景為引擎,輻射構建“煙火可觸、文化可品”的全域消費場景,拉動全域文旅市場亮點頻現、持續火爆。近日我市啟動暑期文旅市場消費季,通過多元促消費舉措吸引廣大游客來焦作游山水、練太極、逛市集、品美食,感受懷川文化,盡享夏日精彩。
圍繞季節風光、民俗文化、焦作特色等,我市持續強化業態創新。今年年初以來,周窯十八坊成功創建全國甲級民宿。云臺山“云臺明月焰”、太行盆景園“又見·花火之夜”、陳家溝“今夜東溝”等沉浸式夜游場景有效集聚人氣,激活夜經濟。焦作影視城、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游區、嘉應觀黃河文化博物館、云臺山景區入選“河南省文旅微短劇百家取景地”。修武縣精品民宿入選全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全省唯一;博愛縣西張趕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我市精選并發布25處焦作市微短劇取景地,推動更多文旅場景“借劇出圈”。
串珠成鏈 聯動發展
構建文旅產業新生態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高四著力”的重要指示,對照市委建設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的目標任務,我市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礎上,以創新思維持續推動“文旅+百業”融合發展,構建全域、全時、全齡的文旅產業新生態。
串珠成鏈,促進文旅融合聯動發展。市政府多次召開市縣文旅融合聯動發展工作專題會,研究通過《焦作市旅游串珠成鏈專項行動方案》,大力實施“串珠成鏈”三年行動,聚焦化點成珠,堅持做強城市旅游,升級云臺山、太極拳兩大核心IP,深入實施“景區煥新”和業態培育工程,有效激活全域消費觸點。加快研究制訂《焦作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鏈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完善文旅項目市級層面聯審機制,積極推動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不斷強化文旅產業支撐。深入落實好《焦作市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工作舉措》,搶抓重點節點,持續推動文旅消費上檔升級。
“龍頭”引領,培優做強文旅市場主體。支持市文旅投資集團整合全域文旅資源,推動其成為帶動全市文旅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支持云臺山、青天河、神農山、陳家溝等骨干文旅企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講好故事,做好優質文化資源轉化。深入實施文藝精品打造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深挖我市“七大文化標識”,把“焦作故事”講出品位、講出特色、講成經典,讓每一處景觀都有故事,每一個業態都有特色,吸引更多游客來領略懷川大地的深厚底蘊和勃勃生機。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我市將扎實推進國家級太極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工作,精心實施“非遺點亮計劃”重點項目,高標準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與傳承體驗中心。積極培育發展非遺工坊、非遺生產性示范性基地,構建“點線面”結合的非遺保護創新體系。扎實做好萬里茶道太行陘、沁河廣利渠申遺工作。以數字化為驅動引擎,深入實施文化遺產數字化采集、展示利用工程,加速與AI、VR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全方位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發展,激活文旅深度融合新動能。
文旅融合、雙向奔赴,懷川大地正在書寫精彩篇章!
(記者楊景鵬)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拜利萍 |
編 輯:李潤生 |
!Γ褐x欣汝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