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溫縣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讓262個村莊陸續實現美麗蝶變。
為推動農村環境面貌持續改善,溫縣成立工作專班,以“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將重點工作項目化,構建督導機制,截至目前,共摸排“空心院”3928處,已完成整治3149處,整治亂搭亂建2156處,完成村莊綠化近100公頃。
整合資源,“空心院”變廢為寶。按照“補短板、強提升”的原則,溫縣將“空心院”整治作為整治重點,明確時間任務,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從危舊房到200平方米的小游園,從失修的清代建筑到古樸的耕讀文化館,從閑置的集體建設用地到申報集體經濟項目,在武德鎮慕莊村,該鎮黨委書記王溫波向記者展示人居環境改造前后的照片,講述背后的故事。番田鎮宋村拆除8處“空心院”,騰出2400平方米土地建成果園,栽植冬桃苗和黃柳柑苗,預計首批收獲果實將為農戶增收24000元;段村排查22處古宅和古建筑,建立臺賬專項保護,加強文化傳承。
硬件升級,鄉村美服務優。溫縣結合全市“129”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行動,不斷改造提升農村硬件設施。今年2月底,祥云鎮北賈村全長7900余米的污水管網投入使用,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村內小花園和黨建綜合體門前的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92米長的進村路提升了交通便捷度和村莊顏值,村民們點贊“現在住在村里不比縣城差”。
軟件發力,鄉風新鄉情深。用硬件設施服務群眾,用鄉風滋養生活,讓鄉情鄉愁成為解鎖基層社會治理的密碼!巴ピ赫麧,垃圾入箱;美麗家園,街凈道靚……”在岳村街道后秦嶺崗村,精心繪制的村規民約“四字經”讀起來朗朗上口。溫縣將人居環境整治與基層社會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全縣262個行政村將村規民約上墻,讓文明新風入心;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成了凝聚力量的平臺,調動了居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溫縣將進一步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比涨,溫縣縣委書記楊磊說。
(記者陳彬 通訊員郝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