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疊翠流金,看小窗低戶,微路繞欹茅齋靜;眺高樓古殿,階下叢莎有露光,讓游客有種“無限秋風思,隔月似故鄉”的感覺。去年12月17日太極拳申遺成功,讓人們對陳家溝更加向往。然而,村里的文旅產業發展卻“拳重旅輕”——太極拳的一枝獨秀與旅游村的業態單一,形成了強烈反差。
如何破題業態單一,帶動鄉村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鄉村旅游興起的時機,把資源變資產,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今年年初以來,陳家溝借全域旅游創建東風,在打造高品質“世界太極IP”的同時,以“文藝范兒”安放“詩和遠方”,繪就了村美民富的清新畫卷。
“印象·太極”穿越到“遠方”
人們對于太極拳的印象,是北京奧運會的千人共“武”?是G20杭州峰會的精彩展示?是“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點燃的太極夢想?是“‘一帶一路’太極行”講述的精彩中國?還是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巡天太極”的驚艷亮相?
“作為2021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印象·太極’項目一直快馬加鞭推進,劇場建筑榮獲世界建筑新聞網大獎銅獎,節目由張藝謀總導演,用最新的聲、光、電科技手段演繹全新太極內涵!标惣覝暇皡^管理局局長劉中原說。據介紹,“印象·太極”項目是太極全域劇場一部分,另外兩部分為“萬象·太極”“圣象·太極”。該項目將演出劇場周邊的展館、文化展示點加以戲劇、打擊樂等元素進行重新編演,從而與演繹聯動表達,在動與靜中帶給游客別樣的“太極范兒”體驗。
中華太極館是一座集太極拳文化體驗、太極古村落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既有現代光電的動感,又有古樸建筑的穿越,5月起升級改造為“萬象·太極”。而拳影綽綽、曲徑通幽的太極拳祖祠及楊露禪學拳處,流傳著無數個防匪自衛的動人故事,蓬勃著能量巨大的人文律動,這里構成“圣象·太極”項目的主要景點。
“今年端午節,我們有幸在太極拳祖祠內欣賞了‘圣象·太極’的打擊樂作品《太極之音》!眮碜员本┑挠慰玩i清秋說,“現場非常震撼。擊打篩鑼、碗磬、碰鈴之音,讓太極拳的‘柔’與‘剛’完美呈現,‘手拍’技法演奏將太極拳‘收勢’融入肢體,給觀眾留下無窮的遐想。這樣的節目,游客只要到現場看過,就會念念不忘!
“功夫太極”安放著“詩情”
“上至哼哼,下至能能,大人小孩,都會撲騰!标惣覝线@首民謠,說的是不管老人還是孩子,人人多少都會比劃幾招太極拳。
村北的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是武風俠氣積蘊的“磁場”!敖饚нB環束戰袍,馬頭沖雪斬桂鰲!碧珮O高手角逐時,這條不起眼的條幅里也寫滿了豪邁與文藝!斑@里每年至少舉行各類太極拳比賽50余場!痹摯迦瓗熽惓颊f,“如今的賽事更具‘文藝范兒’,從服裝到標語都可見一二!
“功夫太極”里的“文藝范兒”由來已久!皭瀬頃r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笔甲骊愅跬⒌脑烊z詞,曠達、樸實而又文藝。
古樓幢幢的太極拳祖祠里,“招熟”“懂勁”“神明”三道門樓闡述著太極拳的三重境界。三道門樓各鐫詩為釋:招熟,“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懂勁,“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類好手”;神明,“唯有五陰并五陽,陰陽不偏成妙手”。
來自商丘市的游客晁芳說:“我將這些詩的理解運用到習拳中,看虛則實的行走,有了熟絡流暢的招式;勁圓力活的從容,造就嘆為觀止的氣勢;無形無象的透空,始成渾然無跡的虛靈!
“太極拳豪情里有詩情,更能引發人們內心的共鳴!痹摯迩嗄耆瓗熽愔緜フf,“前輩陳長興精煉歸納,發展了太極拳理論;陳有本凝練動作,發展了太極拳小架;陳鑫整理拳理,寫下了太極拳經典;我們在教拳過程中,把故事融入招式,將拳法分解為諺語,不僅吸引了太極拳愛好者,也讓普通游客喜聞樂見!
“文創太極”承載了“畫意”
青磚黛瓦、古樸門樓,碧石鋪徑、椽檐纏藤。眼前的陳家溝,如經時光浸潤、清水濯洗的水墨畫。
這畫里有時尚!霸谶@里,常常能看到站在電動平衡車上巡街的民警,真是一道又酷又颯的獨特風景!标惣覝贤鈬Z學校學生陳煜祚說。
這時尚也被搬到手機上。騰訊公司融合太極拳元素,開發了“多福的太極拳日!盦Q表情包!岸喔!笔菗碛3500萬粉絲的QQfamily中的功夫達人,將從陳家溝學到的16個太極拳招式以及部分方言融入動圖。
來自新鄉市的游客韋啟立在微信上與朋友聊天時,用得最多的是“多福的太極拳日!北砬。說定一件事,他就發個“金剛搗碓”的動圖表情,自帶文字“就這么定了”;詢問對方時,他就來一個“白鶴亮翅”,帶一句陳家溝方言“嫩弄啥哩”……
這畫里有鄉愁。鄉愁歷來是文化記憶的價值原點。陳家溝圍繞“有人心”的鄉土,以“文藝范兒”的姿態承載更多鄉愁。
在小巷的盡頭,可以看到土坯砌成的院墻、灑滿陽光的石凳、交錯纏繞的古樹、虬木搖擺的藤蔓、聞雞起舞的拳影,不由讓人想起年少時的農忙,有種嵌入其中就能抓住時光的感覺。
“不是所有承載歷史的建筑和風景一定會蕭落,只要融入文創,就會成長為多維的、涌動的圖畫!壁w堡鎮黨委書記張德城說。據介紹,今年年初以來,陳家溝通過“黃河非遺點亮老家河南”首屆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這個平臺,分品牌打造、活動推廣、健康養生、休閑旅游、業態發展5個類別,征集了更多的文創方案。
“文藝范兒”安放了“詩和遠方”,“太極圣地”更令人“心向往之”。
不大的陳家溝,現有精品民宿、名師故居、拳校拳館40余座,太極拳服飾、器械、文創小店70余家,每年80多萬人次來旅游。以這里為核心,駐扎在全國各地的4000余家拳館,向世界數億人輻射康養能量。為延伸產業鏈,陳家溝還就地取材,請來能工巧匠加工“懷藥”制品,打造了太極宴、懷藥宴、豆腐宴等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文化創意的終極目的是增強軟實力和競爭力,這能為文旅產業和鄉村振興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睖乜h縣委書記楊磊說,“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造激活文旅IP的過程中,既要用生態塑形,更要以文化鑄魂,在傳承、開發傳統文旅資源的同時,善用文創技術助力發展,更好、更快地向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邁進!
記者 陳 彬 通訊員 崔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