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微紀錄片《淬心》第四集 | 險易不革其心
更新時間:2025/7/5 21:15:51    來源:WX

東漢末年,連年征戰,民不聊生。曾在朝廷擔任尚書郎的仲長統憤而下筆,寫下十余萬字的著作《昌言》,系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改革方案,并用“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來表明心志——無論所處環境是安全還是危險,都不會動搖自己的志向;無論成就事業困難還是容易,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聶文婷闡釋,“回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擔當’二字蘊含著大學問。古人擔當大事,須有‘敬德保民’的宗旨、‘當仁不讓’的志向、‘舍我其誰’的信念、‘人定勝天’的決心、‘民胞物與’的情懷、‘舍生取義’的意志,才能達到‘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的格局與境界!

揚州大學教授田漢云指出,陽明心學特別強調知行合一,其重要方法就是在處理各種事情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笆律夏挕,不僅要求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勇于擔當、積極應對,更要求我們在其中不斷磨礪心性和意志,自我超越。 

自大禹治水 “鑿山導洪” 的洪荒之志,到東漢耿恭 “十三將士守疏勒” 的飲冰咽雪、孤城不退;從北宋王安石 “天變不足畏” 的變法革新、雖謗必行,至清末張謇 “實業興邦” 的棄官從商、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志士,始終以 “為天地立心” 的脊梁扛起家國命運,讓 “險易不革其心”的精神洪流,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始終閃耀。

封沙治水 頂風冒雪

“不改變蘭考面貌,我絕不離開”

河南蘭考焦裕祿紀念館里,收藏著兩件特殊的文物——一把褪色的油紙傘,一件斑駁的雨衣。

1962年,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年份。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秋天,內澇淹壞了三十多萬畝莊稼,鹽堿又毀了十萬畝禾苗;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這年12月,焦裕祿臨危受命,先后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臨行前,組織上找他談話,焦裕祿堅定地表示:“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面貌,我絕不離開那里!

到蘭考的第二天,焦裕祿顧不上休息,在全縣開展大規模調查研究工作,冒著風雪,一連走訪了九個村子,訪問了幾十戶群眾。在蘭考工作的475天里,他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行程2500多公里。陪伴他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便是那把破舊的油紙傘、看不出顏色的雨衣和一輛除了鈴鐺哪里都響的自行車。

在任期間,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艱苦奮斗,取得除“三害”斗爭的初步勝利,鼓舞人們改造惡劣生產環境的斗志,堅定人們自力更生根除“三害”的信心。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革命戰爭時期,楊靖宇在白山黑水間扛起抗日救國旗幟,用生命詮釋忠誠、擔當與奉獻;抗美援朝戰場上,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機槍射孔,以鮮血鑄就英勇豐碑;羅布泊的沙塵里,“兩彈一星”元勛們堅心如磐,勇攀科技高峰;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無數改革者勇立潮頭,開拓嶄新天地。

銳意進取 迎難而上

“我們造的不僅是盾構機,更是中國人的‘爭氣機’”

盾構機,是專門用于隧道掘進的大型專業設備。它由超過16000個精密的零件打造而成,是隱藏于地表之下的“鋼鐵巨龍”,被網友們愛稱為“基建狂魔”。這臺機器的研發團隊負責人,是中國鐵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級研究員張帥坤。

2008年,24歲的張帥坤畢業后進入鐵路隧道施工單位,負責管理、租賃國外進口的盾構機。當時,進口一臺“洋盾構”需要上億元人民幣,不但交貨周期長達兩年,而且服務跟不上,一顆螺絲釘損壞,都要花幾十倍的高價從海外購買。一次普通維修,也要拉出警戒線,不讓中國人靠近。

外國企業的技術封鎖,深深地刺激了張帥坤,他深刻認識到,唯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于是他主動申請,組織團隊研發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

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技術,張帥坤主動請纓當盾構機司機。隧道里陰暗、潮濕,全天見不到太陽,司機要待在一個只有不到兩平方米的主控室內,時刻不停地盯著屏幕上各種參數,操作各種儀器按鈕,精神高度緊張,還有高效破碎、泥漿環流、床壓緩流等諸多技術難關亟待攻克。團隊不與任何國外廠家合作,不購買任何圖紙和技術,所有圖紙都由自己摸索著畫。張帥坤作為黨員,更是帶頭鉆研技術,奮勇沖先,迎難而上。

2024年8月19日,在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施工現場,由張帥坤團隊打造的“深江1號”盾構機抵達海底106米處,順利完成掘進任務。這是中國盾構機水下掘進的最深紀錄,也是世界高鐵盾構隧道海底掘進最深紀錄。

張帥坤表示,“現在我們的盾構機,不但占領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還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我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國產盾構機從無到有,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巨大轉變。我們制造的不僅是盾構機,更是中國人自己的‘爭氣機’!

新時代的英雄圖譜里,“險易不革其心”的精神印記愈發清晰。北斗衛星沖破技術封鎖直上九天,“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探秘萬米海溝,國產AI智能引擎通過算法技術實現顛覆性創新……擔當,讓我們的精神天空更加遼闊、時代畫卷更加絢爛、奮斗坐標更加高遠。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杰指出,歷史和實踐充分地證明,黨員干部有多大擔當就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就會有多大成就。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中國共產黨人要樹牢擔當之志、提升作為之能,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奮斗者,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微紀錄片《淬心》第四集 | 險易不革其心
    2025/7/5 21:15:51    來源:WX

    東漢末年,連年征戰,民不聊生。曾在朝廷擔任尚書郎的仲長統憤而下筆,寫下十余萬字的著作《昌言》,系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改革方案,并用“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來表明心志——無論所處環境是安全還是危險,都不會動搖自己的志向;無論成就事業困難還是容易,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聶文婷闡釋,“回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擔當’二字蘊含著大學問。古人擔當大事,須有‘敬德保民’的宗旨、‘當仁不讓’的志向、‘舍我其誰’的信念、‘人定勝天’的決心、‘民胞物與’的情懷、‘舍生取義’的意志,才能達到‘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的格局與境界!

    揚州大學教授田漢云指出,陽明心學特別強調知行合一,其重要方法就是在處理各種事情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笆律夏挕,不僅要求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勇于擔當、積極應對,更要求我們在其中不斷磨礪心性和意志,自我超越。 

    自大禹治水 “鑿山導洪” 的洪荒之志,到東漢耿恭 “十三將士守疏勒” 的飲冰咽雪、孤城不退;從北宋王安石 “天變不足畏” 的變法革新、雖謗必行,至清末張謇 “實業興邦” 的棄官從商、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志士,始終以 “為天地立心” 的脊梁扛起家國命運,讓 “險易不革其心”的精神洪流,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始終閃耀。

    封沙治水 頂風冒雪

    “不改變蘭考面貌,我絕不離開”

    河南蘭考焦裕祿紀念館里,收藏著兩件特殊的文物——一把褪色的油紙傘,一件斑駁的雨衣。

    1962年,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年份。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秋天,內澇淹壞了三十多萬畝莊稼,鹽堿又毀了十萬畝禾苗;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這年12月,焦裕祿臨危受命,先后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臨行前,組織上找他談話,焦裕祿堅定地表示:“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面貌,我絕不離開那里!

    到蘭考的第二天,焦裕祿顧不上休息,在全縣開展大規模調查研究工作,冒著風雪,一連走訪了九個村子,訪問了幾十戶群眾。在蘭考工作的475天里,他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行程2500多公里。陪伴他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便是那把破舊的油紙傘、看不出顏色的雨衣和一輛除了鈴鐺哪里都響的自行車。

    在任期間,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艱苦奮斗,取得除“三害”斗爭的初步勝利,鼓舞人們改造惡劣生產環境的斗志,堅定人們自力更生根除“三害”的信心。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革命戰爭時期,楊靖宇在白山黑水間扛起抗日救國旗幟,用生命詮釋忠誠、擔當與奉獻;抗美援朝戰場上,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機槍射孔,以鮮血鑄就英勇豐碑;羅布泊的沙塵里,“兩彈一星”元勛們堅心如磐,勇攀科技高峰;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無數改革者勇立潮頭,開拓嶄新天地。

    銳意進取 迎難而上

    “我們造的不僅是盾構機,更是中國人的‘爭氣機’”

    盾構機,是專門用于隧道掘進的大型專業設備。它由超過16000個精密的零件打造而成,是隱藏于地表之下的“鋼鐵巨龍”,被網友們愛稱為“基建狂魔”。這臺機器的研發團隊負責人,是中國鐵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級研究員張帥坤。

    2008年,24歲的張帥坤畢業后進入鐵路隧道施工單位,負責管理、租賃國外進口的盾構機。當時,進口一臺“洋盾構”需要上億元人民幣,不但交貨周期長達兩年,而且服務跟不上,一顆螺絲釘損壞,都要花幾十倍的高價從海外購買。一次普通維修,也要拉出警戒線,不讓中國人靠近。

    外國企業的技術封鎖,深深地刺激了張帥坤,他深刻認識到,唯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于是他主動申請,組織團隊研發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

    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技術,張帥坤主動請纓當盾構機司機。隧道里陰暗、潮濕,全天見不到太陽,司機要待在一個只有不到兩平方米的主控室內,時刻不停地盯著屏幕上各種參數,操作各種儀器按鈕,精神高度緊張,還有高效破碎、泥漿環流、床壓緩流等諸多技術難關亟待攻克。團隊不與任何國外廠家合作,不購買任何圖紙和技術,所有圖紙都由自己摸索著畫。張帥坤作為黨員,更是帶頭鉆研技術,奮勇沖先,迎難而上。

    2024年8月19日,在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施工現場,由張帥坤團隊打造的“深江1號”盾構機抵達海底106米處,順利完成掘進任務。這是中國盾構機水下掘進的最深紀錄,也是世界高鐵盾構隧道海底掘進最深紀錄。

    張帥坤表示,“現在我們的盾構機,不但占領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還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我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國產盾構機從無到有,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巨大轉變。我們制造的不僅是盾構機,更是中國人自己的‘爭氣機’!

    新時代的英雄圖譜里,“險易不革其心”的精神印記愈發清晰。北斗衛星沖破技術封鎖直上九天,“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探秘萬米海溝,國產AI智能引擎通過算法技術實現顛覆性創新……擔當,讓我們的精神天空更加遼闊、時代畫卷更加絢爛、奮斗坐標更加高遠。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杰指出,歷史和實踐充分地證明,黨員干部有多大擔當就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就會有多大成就。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中國共產黨人要樹牢擔當之志、提升作為之能,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奮斗者,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