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丨延安蘋果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更新時間:2022-10-31 10:40:29    來源:新華社



10月26日下午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

走進果園和蘋果洗選車間考察

指出陜北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


延安是全國集中連片規模最大

氣候條件最好的蘋果優勢產區之一

目前栽植面積331萬畝

年產400萬噸

產量和面積占陜西省的三分之一

全國的九分之一


  這是2022年10月26日拍攝的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蘋果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蘋果在延安“安家”的歷史

始于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

1940年,陜甘寧邊區自然科學院引入蘋果苗木

到延安光華農場試栽

1947年,洛川縣阿寺村農民李新安騎著毛驢

從河南靈寶運回200株蘋果苗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蘋果逐漸發展成為延安農業的第一特色優勢產業


  2022年10月10日,果農在延安市洛川縣阿寺村一處果園搬運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小小蘋果

是延安老百姓的致富果

蘋果產業輻射帶動當地農民80多萬人

蘋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

在延安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10日,果農在延安市洛川縣阿寺村一處果園采摘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延安的果園里

富士、嘎啦、瑞雪、秦脆等各類蘋果品種“百果爭鮮”

囊括早、中、晚熟品種和紅、黃、綠多個色系

滴灌技術、矮化種植技術、選果生產線等不斷發展

品質提升、價值鏈延伸

滿足了市場的個性化需求


  2022年10月27日,位于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的蘋果洗選車間展示的各類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技術能手、蘋果“網紅”、創業青年

蘋果產業催生了一批善學習、觀念活的“新農人”


認養模式、電商銷售、網絡直播

多元化的營銷方式

讓延安蘋果銷路不愁

飛向全國、走向世界


  2022年10月10日,洛川縣一家果品企業的工作人員在倉庫進行線上直播。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圣地延安的靚麗名片

延安蘋果 大有前途


記者:賀占軍、陳晨、張博文、李華、李浩

視覺 | 編輯:吳晶晶、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陜西分社聯合出品

文章編輯:楊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新聞多一點丨延安蘋果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2022-10-31 10:40:29    來源:新華社



    10月26日下午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

    走進果園和蘋果洗選車間考察

    指出陜北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業,大有前途


    延安是全國集中連片規模最大

    氣候條件最好的蘋果優勢產區之一

    目前栽植面積331萬畝

    年產400萬噸

    產量和面積占陜西省的三分之一

    全國的九分之一


      這是2022年10月26日拍攝的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蘋果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蘋果在延安“安家”的歷史

    始于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

    1940年,陜甘寧邊區自然科學院引入蘋果苗木

    到延安光華農場試栽

    1947年,洛川縣阿寺村農民李新安騎著毛驢

    從河南靈寶運回200株蘋果苗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蘋果逐漸發展成為延安農業的第一特色優勢產業


      2022年10月10日,果農在延安市洛川縣阿寺村一處果園搬運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小小蘋果

    是延安老百姓的致富果

    蘋果產業輻射帶動當地農民80多萬人

    蘋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

    在延安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10日,果農在延安市洛川縣阿寺村一處果園采摘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延安的果園里

    富士、嘎啦、瑞雪、秦脆等各類蘋果品種“百果爭鮮”

    囊括早、中、晚熟品種和紅、黃、綠多個色系

    滴灌技術、矮化種植技術、選果生產線等不斷發展

    品質提升、價值鏈延伸

    滿足了市場的個性化需求


      2022年10月27日,位于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的蘋果洗選車間展示的各類蘋果。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技術能手、蘋果“網紅”、創業青年

    蘋果產業催生了一批善學習、觀念活的“新農人”


    認養模式、電商銷售、網絡直播

    多元化的營銷方式

    讓延安蘋果銷路不愁

    飛向全國、走向世界


      2022年10月10日,洛川縣一家果品企業的工作人員在倉庫進行線上直播。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圣地延安的靚麗名片

    延安蘋果 大有前途


    記者:賀占軍、陳晨、張博文、李華、李浩

    視覺 | 編輯:吳晶晶、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陜西分社聯合出品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