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特刊丨打卡紅色之路 銘記英雄之名
更新時間:2025/7/7 20:25:0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核心提示丨一個名字就是一個精神標桿,一條道路就是一處永恒記憶。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細數中原大地的大街小巷,一些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令人難忘。本報今日推出“打卡紅色之路 銘記英雄之名”特別報道,實地探訪靖宇大道、趙崇德大道、鴻昌路、雪楓大橋等地,講述其現在的發展和背后的歷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

  靖宇大道 革命薪火 代代相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通訊員 苗銀

  一條紅色路,一座英雄城。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有一條特殊的道路——靖宇大道,駐馬店人民以這種方式,紀念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出生和成長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山河念英魂,浩氣共長存,靖宇大道邊上正是莊嚴肅穆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7月4日,走進紀念館,陳列廳展出的1000余件文物,瞬間把人拉回到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楊靖宇出生在駐馬店市確山縣一個窮苦農民家庭,本名馬尚德,在領導抗日斗爭時改名楊靖宇。1927年他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后奉命赴東北,在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期間,領導6000余人的隊伍,分布南滿一帶堅持抗日斗爭。革命生涯中,他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始終堅貞不屈。1940年2月23日,在林海雪原的嚴酷環境中與日軍血戰,堅持到最后一人,壯烈殉國,時年35歲。

  “冒著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已經五六天沒有吃過一粒糧食的楊靖宇拖著十分虛弱的身體,獨自一人奮戰在茫茫林海雪原之中。此時的他身患重感冒,雙腳嚴重凍傷,右臂掛彩,倚靠著一棵扭筋子樹,左手持槍,仍在向敵人還擊。敵人一個個倒下,他的胸部也連中數彈。將軍犧牲后,敵人殘暴地割下他的頭顱,拋開他的腹部,卻發現他的胃中只有草根、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擔任講解員兩年多來,王田講了無數次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可每當講起將軍犧牲這一幕,她都不禁淚光閃爍,“我的腦海中無數次勾勒出將軍與敵人拼殺的場景,這一直激勵著我把講解工作做得更好,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

  八十五載光陰流轉,楊靖宇的精神火炬從未熄滅。駐馬店市為致敬革命先烈,先后以楊靖宇的名字打造了“一條街道、一座廣場、一處公園、一所學校、一尊塑像”等工程。靖宇大道、靖宇小學、靖宇中學、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靖宇”印記深深鐫刻在天中大地上。

  每年的楊靖宇誕辰日、殉國日,清明節,靖宇大道上游客絡繹不絕,坐落在這條路上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年接待訪客達58.5萬人次,高峰日期間日接待訪客近7萬人次,已成為駐馬店市一座重要的城市地標;駐馬店市楊靖宇中學(駐馬店市第三中學)將楊靖宇事跡編進紅色教育讀本,聘請楊靖宇將軍之孫馬繼民、駐馬店市楊靖宇研究會和老促會成員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為學校開展紅色教育講座……

  守護紅色江山,既需要銘記“從哪里來”的歷史叩問,更要書寫“向何處去”的時代答卷。天中大地上走出的民族英雄,始終感召和鼓舞著這里的人民,凝聚起實干奮進的力量。

  如今,靖宇大道的西北方向坐落著皇家驛站景區,東北方向布局著“工業長廊”,一邊城市煙火,一邊產業新城。將軍心心念念的家鄉,正以實干為楫,輝光日新,奔赴絢爛的未來。

855fd218faf74f2c9cd465ae10d63744.jpg

  靖宇大道路牌。 苗銀 攝

  趙崇德大道 英雄路映照赤子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劉宏冰

  7月4日,商城縣陶家河畔,“趙崇德大道”路牌在晨曦中熠熠生輝。

  這條連接縣城和商城高中的道路,承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寄托著老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這個年紀,曾祖父趙崇德為了祖國和民族,已經奔赴戰場!弊咴谮w崇德大道上,趙崇德的曾侄孫、今年參加高考的趙傳承一臉崇敬。

  1914年出生于商城縣伏山鄉七里山村一個貧苦農家的趙崇德,15歲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大別山轉戰川陜,歷經長征,趙崇德總是身先士卒,對戰士關懷備至,被稱為“打仗如虎、愛兵如母”。

  1937年10月19日凌晨,時任八路軍129師769團3營營長的趙崇德,率隊突入陽明堡日軍機場,炸毀敵機24架,殲敵百余人,創造了戰爭史上步兵襲擊戰機獲勝的奇跡。年僅23歲的趙崇德,卻在掩護部隊撤退時中彈犧牲。彭德懷含淚評價:“忠肝赤膽,與日月爭光!

  2015年,為紀念抗日英烈,商城縣將連接縣城和商城高中的道路命名為“趙崇德大道”。隨后的10年間,融合歷史紀念與現代生活,趙崇德大道歷經多次拓展提升,成為商城的標志性道路。

  趙崇德犧牲后,身埋何地一直牽動著家鄉人民的心。2020年,一場“尋找趙崇德”行動在晉豫兩省展開,他們找到了山西省原平市蘇龍口鎮劉家莊村村民世代守護的趙崇德墓地。

  “迎接英雄魂歸故里、安葬遺骸那天,信陽突降暴雨!鄙坛强h伏山鄉里羅城村“名譽村長”、河南日報社退休記者王天定說,“家鄉人民徹夜無眠,冒雨迎接英雄回家!

  家鄉的后山上立起了“抗日英雄趙崇德之墓”的高大石碑,碑帽上那顆閃閃的紅星,仿佛英雄永遠跳動的紅心。

  商城烈士陵園內,趙崇德紀念廣場上,趙崇德塑像巍然矗立,目光堅毅地注視著這片他誓死保衛的土地。

  今年4月,修葺一新的趙崇德故居對外開放,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隨著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商城段)建設的啟動,大山里紅色景點穿珠成鏈,形成獨特的“紅色畫廊”。

  趙傳承說:“曾祖父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留下了傳奇。父母給我取名‘傳承’,就是要讓我傳承先輩遺志,弘揚英雄精神,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好!

  暮色四合,路燈亮起,趙崇德大道盡頭,放了暑假的商城高中校園寧靜祥和。從這里畢業的莘莘學子都記得:一位和他們年紀相仿的青年,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這盛世安然。

  “大道連接著歷史與當下!蹦窡粝碌牡缆,商城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志昌說,“趙崇德大道,不僅是商城縣的一個地標,更是傳承革命精神的一個坐標!

002.png

  夕陽映照下的趙崇德大道。黎長霖 攝

  鴻昌路 太行山下英名長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姚廣強

  昂首挺立,身著戎裝,手持佩劍,陽光下的吉鴻昌雕像高大英武,正遠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車水馬龍的道路,就是博愛縣城南部的東西向交通干道——鴻昌路。

  “2005年,博愛縣為了紀念吉鴻昌將軍,將一段道路命名為鴻昌路,長約5.5公里,目前是327國道的一部分!7月5日,博愛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張躍文說。

  吉鴻昌是河南扶溝縣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他參與抗日斗爭的地點主要在河北張家口、內蒙古多倫等地。那么,博愛縣與吉鴻昌將軍因何“結緣”?

  博愛縣文史專家何世國介紹,博愛縣正是在吉鴻昌將軍的提請下設立的,他是博愛縣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沁陽因民族糾紛引發大規模械斗。械斗被平息后,為了宣傳民族團結與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在當地駐軍的吉鴻昌將軍建議,將丹河以東地區四鄉十五圖(明清時的行政區劃單位)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從沁陽析出,設立博愛縣。經主政河南的馮玉祥批準,博愛縣正式設立。

  吉鴻昌1913年加入馮玉祥部,從普通士兵成長為軍長。后因對“圍剿”紅軍態度消極,他被國民政府強令出國“考察”。1932年1月,吉鴻昌回國后變賣家產,組織武裝抗日。1932年秋,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吉鴻昌參與籌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將日偽軍逐出察哈爾省。1934年11月,被捕入獄的吉鴻昌被蔣介石密令“就地槍決”。就義前,他寫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詩句。

  吉鴻昌將軍的事跡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深深銘刻在博愛人的心中。多年來,全縣中小學校堅持開展吉鴻昌抗日事跡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建縣歷史、鴻昌路由來,厚植愛國情懷。

  清化鎮街道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敏說:“鴻昌路剛命名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近年來通過綠化、亮化,道路變化顯著,路旁還建起了車管家物流產業園,已有17家物流企業入駐,年業務量超60萬噸!

  該縣已向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申請,擬于今年對鴻昌路進行功能性養護修復。

bed9e20efc934332bad5522ec5f9c5af.jpg

  吉鴻昌將軍雕像和腳下的鴻昌路。 鄭海斌 攝

  雪楓大橋 英魂浩氣耀長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司馬連竹

  南陽是一座水城,秀美的白河穿城而過。在飛架白河的七座大橋中,以革命先烈彭雪楓名字命名的雪楓大橋位于白河下游西南段,連接著兩岸的雪楓路,成為“滿城綠色半城水”中的一抹亮色。

  7月5日,記者驅車沿著白河岸邊的道路行進,轉入雪楓路后駛上引橋,隨著橋面逐漸升高,篆刻著“雪楓大橋”的巨石映入眼簾,在如織的車流中,似乎回響起金戈鐵馬的歲月之聲。

  雪楓路西接312國道與臥龍路入市口、東至312國道雙鋪段交叉口,是劃定南陽中心城區西南區域的框架道路,在這條長約20公里的道路上,最醒目的地標就是雪楓大橋。雪楓大橋全長2100余米,其中主橋長1047.2米,橋寬37.5米,雙向8車道,建成時其跨度、寬度和高度均為白河上橋梁之最。雪楓大橋不僅是南陽首座跨白河立交橋,也是中心城區西南要道上的關鍵工程,還是312國道中心城區改線段的控制性橋梁,其建成通車一舉改善了周邊區域交通不暢的狀況。

  “雪楓大橋沒建成前,我上下班要繞行,遇上天氣不好更麻煩!笔忻裉断壬以谘鞔髽虮倍说墓鸹ǔ切^,他告訴記者,現在開車過河到南岸的工業園區不到10分鐘,以前則要從上游的臥龍大橋等繞行,車程在40分鐘以上。

  作為南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2010年12月29日,雪楓大橋正式開工。經過18個月的建設,2012年6月底,這座投資約1.5億元的現代化大橋正式通車。

  雪楓大橋北連北京大道南段,南接南陽新經濟產業園區,兩側引橋設有上下橋人行通道,濱河大道、白河大道分別從引橋下穿過,各個方向的人、車各行其道,設計科學且人性化。

  大橋架起了白河上的新通途,而大橋的名字則承載著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彭雪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鎮平縣七里莊村,并在那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走過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占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

  1938年,彭雪楓到河南確山竹溝開辟抗日根據地,他創辦的《拂曉報》成為激勵戰士的精神旗幟。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的抗日戰斗中,彭雪楓在前線指揮,不幸被流彈擊中,英勇犧牲。

  如今,彭雪楓的英勇事跡感召著人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雪楓大橋建成后,白河南岸的工業園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天冠集團、樂凱華光公司等企業因交通狀況改善而煥發新活力,新的工廠在河畔拔地而起。今天的南陽人,正在英雄精神的激勵下,加速奔向美好的未來。

hnrb2025070704_00.jpg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特刊丨打卡紅色之路 銘記英雄之名
    2025/7/7 20:25:0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核心提示丨一個名字就是一個精神標桿,一條道路就是一處永恒記憶。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細數中原大地的大街小巷,一些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令人難忘。本報今日推出“打卡紅色之路 銘記英雄之名”特別報道,實地探訪靖宇大道、趙崇德大道、鴻昌路、雪楓大橋等地,講述其現在的發展和背后的歷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

      靖宇大道 革命薪火 代代相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波 通訊員 苗銀

      一條紅色路,一座英雄城。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有一條特殊的道路——靖宇大道,駐馬店人民以這種方式,紀念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出生和成長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山河念英魂,浩氣共長存,靖宇大道邊上正是莊嚴肅穆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7月4日,走進紀念館,陳列廳展出的1000余件文物,瞬間把人拉回到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楊靖宇出生在駐馬店市確山縣一個窮苦農民家庭,本名馬尚德,在領導抗日斗爭時改名楊靖宇。1927年他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后奉命赴東北,在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期間,領導6000余人的隊伍,分布南滿一帶堅持抗日斗爭。革命生涯中,他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始終堅貞不屈。1940年2月23日,在林海雪原的嚴酷環境中與日軍血戰,堅持到最后一人,壯烈殉國,時年35歲。

      “冒著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已經五六天沒有吃過一粒糧食的楊靖宇拖著十分虛弱的身體,獨自一人奮戰在茫茫林海雪原之中。此時的他身患重感冒,雙腳嚴重凍傷,右臂掛彩,倚靠著一棵扭筋子樹,左手持槍,仍在向敵人還擊。敵人一個個倒下,他的胸部也連中數彈。將軍犧牲后,敵人殘暴地割下他的頭顱,拋開他的腹部,卻發現他的胃中只有草根、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擔任講解員兩年多來,王田講了無數次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可每當講起將軍犧牲這一幕,她都不禁淚光閃爍,“我的腦海中無數次勾勒出將軍與敵人拼殺的場景,這一直激勵著我把講解工作做得更好,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

      八十五載光陰流轉,楊靖宇的精神火炬從未熄滅。駐馬店市為致敬革命先烈,先后以楊靖宇的名字打造了“一條街道、一座廣場、一處公園、一所學校、一尊塑像”等工程。靖宇大道、靖宇小學、靖宇中學、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靖宇”印記深深鐫刻在天中大地上。

      每年的楊靖宇誕辰日、殉國日,清明節,靖宇大道上游客絡繹不絕,坐落在這條路上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年接待訪客達58.5萬人次,高峰日期間日接待訪客近7萬人次,已成為駐馬店市一座重要的城市地標;駐馬店市楊靖宇中學(駐馬店市第三中學)將楊靖宇事跡編進紅色教育讀本,聘請楊靖宇將軍之孫馬繼民、駐馬店市楊靖宇研究會和老促會成員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為學校開展紅色教育講座……

      守護紅色江山,既需要銘記“從哪里來”的歷史叩問,更要書寫“向何處去”的時代答卷。天中大地上走出的民族英雄,始終感召和鼓舞著這里的人民,凝聚起實干奮進的力量。

      如今,靖宇大道的西北方向坐落著皇家驛站景區,東北方向布局著“工業長廊”,一邊城市煙火,一邊產業新城。將軍心心念念的家鄉,正以實干為楫,輝光日新,奔赴絢爛的未來。

    855fd218faf74f2c9cd465ae10d63744.jpg

      靖宇大道路牌。 苗銀 攝

      趙崇德大道 英雄路映照赤子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劉宏冰

      7月4日,商城縣陶家河畔,“趙崇德大道”路牌在晨曦中熠熠生輝。

      這條連接縣城和商城高中的道路,承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寄托著老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這個年紀,曾祖父趙崇德為了祖國和民族,已經奔赴戰場!弊咴谮w崇德大道上,趙崇德的曾侄孫、今年參加高考的趙傳承一臉崇敬。

      1914年出生于商城縣伏山鄉七里山村一個貧苦農家的趙崇德,15歲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大別山轉戰川陜,歷經長征,趙崇德總是身先士卒,對戰士關懷備至,被稱為“打仗如虎、愛兵如母”。

      1937年10月19日凌晨,時任八路軍129師769團3營營長的趙崇德,率隊突入陽明堡日軍機場,炸毀敵機24架,殲敵百余人,創造了戰爭史上步兵襲擊戰機獲勝的奇跡。年僅23歲的趙崇德,卻在掩護部隊撤退時中彈犧牲。彭德懷含淚評價:“忠肝赤膽,與日月爭光!

      2015年,為紀念抗日英烈,商城縣將連接縣城和商城高中的道路命名為“趙崇德大道”。隨后的10年間,融合歷史紀念與現代生活,趙崇德大道歷經多次拓展提升,成為商城的標志性道路。

      趙崇德犧牲后,身埋何地一直牽動著家鄉人民的心。2020年,一場“尋找趙崇德”行動在晉豫兩省展開,他們找到了山西省原平市蘇龍口鎮劉家莊村村民世代守護的趙崇德墓地。

      “迎接英雄魂歸故里、安葬遺骸那天,信陽突降暴雨!鄙坛强h伏山鄉里羅城村“名譽村長”、河南日報社退休記者王天定說,“家鄉人民徹夜無眠,冒雨迎接英雄回家!

      家鄉的后山上立起了“抗日英雄趙崇德之墓”的高大石碑,碑帽上那顆閃閃的紅星,仿佛英雄永遠跳動的紅心。

      商城烈士陵園內,趙崇德紀念廣場上,趙崇德塑像巍然矗立,目光堅毅地注視著這片他誓死保衛的土地。

      今年4月,修葺一新的趙崇德故居對外開放,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隨著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商城段)建設的啟動,大山里紅色景點穿珠成鏈,形成獨特的“紅色畫廊”。

      趙傳承說:“曾祖父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留下了傳奇。父母給我取名‘傳承’,就是要讓我傳承先輩遺志,弘揚英雄精神,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好!

      暮色四合,路燈亮起,趙崇德大道盡頭,放了暑假的商城高中校園寧靜祥和。從這里畢業的莘莘學子都記得:一位和他們年紀相仿的青年,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這盛世安然。

      “大道連接著歷史與當下!蹦窡粝碌牡缆,商城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志昌說,“趙崇德大道,不僅是商城縣的一個地標,更是傳承革命精神的一個坐標!

    002.png

      夕陽映照下的趙崇德大道。黎長霖 攝

      鴻昌路 太行山下英名長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姚廣強

      昂首挺立,身著戎裝,手持佩劍,陽光下的吉鴻昌雕像高大英武,正遠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車水馬龍的道路,就是博愛縣城南部的東西向交通干道——鴻昌路。

      “2005年,博愛縣為了紀念吉鴻昌將軍,將一段道路命名為鴻昌路,長約5.5公里,目前是327國道的一部分!7月5日,博愛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張躍文說。

      吉鴻昌是河南扶溝縣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他參與抗日斗爭的地點主要在河北張家口、內蒙古多倫等地。那么,博愛縣與吉鴻昌將軍因何“結緣”?

      博愛縣文史專家何世國介紹,博愛縣正是在吉鴻昌將軍的提請下設立的,他是博愛縣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沁陽因民族糾紛引發大規模械斗。械斗被平息后,為了宣傳民族團結與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在當地駐軍的吉鴻昌將軍建議,將丹河以東地區四鄉十五圖(明清時的行政區劃單位)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從沁陽析出,設立博愛縣。經主政河南的馮玉祥批準,博愛縣正式設立。

      吉鴻昌1913年加入馮玉祥部,從普通士兵成長為軍長。后因對“圍剿”紅軍態度消極,他被國民政府強令出國“考察”。1932年1月,吉鴻昌回國后變賣家產,組織武裝抗日。1932年秋,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吉鴻昌參與籌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將日偽軍逐出察哈爾省。1934年11月,被捕入獄的吉鴻昌被蔣介石密令“就地槍決”。就義前,他寫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詩句。

      吉鴻昌將軍的事跡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深深銘刻在博愛人的心中。多年來,全縣中小學校堅持開展吉鴻昌抗日事跡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建縣歷史、鴻昌路由來,厚植愛國情懷。

      清化鎮街道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敏說:“鴻昌路剛命名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近年來通過綠化、亮化,道路變化顯著,路旁還建起了車管家物流產業園,已有17家物流企業入駐,年業務量超60萬噸!

      該縣已向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申請,擬于今年對鴻昌路進行功能性養護修復。

    bed9e20efc934332bad5522ec5f9c5af.jpg

      吉鴻昌將軍雕像和腳下的鴻昌路。 鄭海斌 攝

      雪楓大橋 英魂浩氣耀長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司馬連竹

      南陽是一座水城,秀美的白河穿城而過。在飛架白河的七座大橋中,以革命先烈彭雪楓名字命名的雪楓大橋位于白河下游西南段,連接著兩岸的雪楓路,成為“滿城綠色半城水”中的一抹亮色。

      7月5日,記者驅車沿著白河岸邊的道路行進,轉入雪楓路后駛上引橋,隨著橋面逐漸升高,篆刻著“雪楓大橋”的巨石映入眼簾,在如織的車流中,似乎回響起金戈鐵馬的歲月之聲。

      雪楓路西接312國道與臥龍路入市口、東至312國道雙鋪段交叉口,是劃定南陽中心城區西南區域的框架道路,在這條長約20公里的道路上,最醒目的地標就是雪楓大橋。雪楓大橋全長2100余米,其中主橋長1047.2米,橋寬37.5米,雙向8車道,建成時其跨度、寬度和高度均為白河上橋梁之最。雪楓大橋不僅是南陽首座跨白河立交橋,也是中心城區西南要道上的關鍵工程,還是312國道中心城區改線段的控制性橋梁,其建成通車一舉改善了周邊區域交通不暢的狀況。

      “雪楓大橋沒建成前,我上下班要繞行,遇上天氣不好更麻煩!笔忻裉断壬以谘鞔髽虮倍说墓鸹ǔ切^,他告訴記者,現在開車過河到南岸的工業園區不到10分鐘,以前則要從上游的臥龍大橋等繞行,車程在40分鐘以上。

      作為南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2010年12月29日,雪楓大橋正式開工。經過18個月的建設,2012年6月底,這座投資約1.5億元的現代化大橋正式通車。

      雪楓大橋北連北京大道南段,南接南陽新經濟產業園區,兩側引橋設有上下橋人行通道,濱河大道、白河大道分別從引橋下穿過,各個方向的人、車各行其道,設計科學且人性化。

      大橋架起了白河上的新通途,而大橋的名字則承載著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彭雪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鎮平縣七里莊村,并在那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走過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占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

      1938年,彭雪楓到河南確山竹溝開辟抗日根據地,他創辦的《拂曉報》成為激勵戰士的精神旗幟。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的抗日戰斗中,彭雪楓在前線指揮,不幸被流彈擊中,英勇犧牲。

      如今,彭雪楓的英勇事跡感召著人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雪楓大橋建成后,白河南岸的工業園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天冠集團、樂凱華光公司等企業因交通狀況改善而煥發新活力,新的工廠在河畔拔地而起。今天的南陽人,正在英雄精神的激勵下,加速奔向美好的未來。

    hnrb2025070704_00.jpg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