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殯葬領域新行業標準看點解析
更新時間:2025/7/18 9:27:45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殯葬領域新行業標準看點解析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冠宇、朱高祥、叢佳鑫

  7月16日,民政部發布《殯儀接待服務規范》等十項新制定、修訂的殯葬領域行業標準,涉及殯儀接待、骨灰寄存、公墓安葬、骨灰海葬、公墓祭掃、網絡祭祀等方面。

  這批行業標準將如何規范服務行為、保障服務質量,更好實現“逝有所安”?“新華視點”記者采訪權威專家進行解讀。

      規范行業,提高服務透明度

  近年來,部分殯儀服務機構存在不透明收費和服務不規范的問題。此次制修訂的系列標準,要求提高相關服務透明度與規范性。

  新版標準提出,在骨灰寄存等環節,殯儀服務場所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服務流程、收費標準及依據、監督機關和監督電話等信息;在殯儀接待等環節,要求出具費用明細清單,提供正式結算憑據和發票。

  “以往規范中,收費標準解釋權偏向從業者;修訂后,公示收費標準成為服務機構的義務,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比珖鴼浽針藴驶夹g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王志強說,“明碼標價,有利于營造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殯葬市場環境,讓逝者家屬更安心!

  新制定的《遺體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有關條款明確,在流轉服務環節采集關鍵追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喪事承辦人、服務項目、服務時間、服務地點、服務費用、經辦人員等信息;為保護信息安全,通用要求提出應建立安全有效的追溯信息共享機制,明確追溯信息使用權限。

  “通用要求是一項通則,對其他規范和要求有統領性!蓖踔緩娊榻B,采集關鍵追溯信息做法將貫穿遺體或骨灰接運、保存、告別、火化、安葬(放)全流程,“安全監管無縫銜接,可以加強遺體和骨灰流轉合法性和透明度、服務規范性,提高殯葬業管理和服務水準”。

      移風易俗,增加生命教育內容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礎理論研究室主任李玉光表示,隨著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和文明祭掃祭祀,既順應環保趨勢,也符合節儉美德。

  VR實景、3D建模、賽博花束……出于種種原因不能現場祭掃的人們,近年來有了更多選擇。

  在網絡紀念空間,逝者親屬可自由選擇整體風格、設計細節、背景音樂;親友間分享紀念空間,以實名或匿名方式在頁面獻花、點燭、留言,表達緬懷和追思。

  然而,由于缺乏規范管理,部分平臺服務內容參差不齊,個別出現內容低俗化甚至惡意祭祀現象。為此,新修訂的《網絡祭祀要求》提出,對賬號注冊及設立虛擬祭祀空間等操作建立規范有效的認證審核管理流程,不應設置過于娛樂化或商業化的功能,例如游戲、購物等。

  此外,系列標準通過規范喪葬儀式、墓地管理等,提倡節儉、綠色、文明的殯葬理念,引導社會風氣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修訂后的《公墓祭掃服務規范》也專門增加了生命教育內容,鼓勵挖掘生命文化內涵,依托服務機構載體,通過哀傷輔導、人生回顧等方式,倡導尊重生命、厚養禮葬、慎終追遠。

  “殯葬標準不僅是技術規范!蓖踔緩娬J為,通過制度化的方式推動殯葬領域改革,既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逝者安葬的合理需求,又兼顧了生態保護和社會文明發展。

  

      保護生態,水、土、氣、聲全覆蓋

  “我們老早就交代過孩子要‘魂歸大!,干干凈凈來,干干凈凈走!苯衲4月,福建省廈門市舉行的一次集體骨灰海葬活動中,市民黃奶奶手捧菊花,完成老伴的骨灰海葬儀式。

  近年來,骨灰海葬作為一種生態安葬方式,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2024年,全國共實施海葬5.35萬例,較2019年增長26%。

  系列標準倡導包括骨灰海葬、樹葬、花葬、草坪葬等在內的節地生態葬,引導行業減少對土地資源占用,推動殯葬業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如果操作不規范,骨灰海葬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污染和破壞。修訂后的《骨灰海葬服務規范》明確,“骨灰專用器皿應滿足環保和可降解的要求”“應及時回收海葬祭祀專用物料中如包裝紙、花籃等不入海的物料”。

  李玉光表示,修訂后的標準融入了最新環保理念和技術要求,可降低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遺體火化時會產生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現行國家標準已對火葬機構的環保設施裝置配置、大氣污染物監測等提出要求。新修訂的《遺體火化服務規范》明確,火化場所大氣污染物排放、噪聲控制應符合相應國標要求,避免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嚴格規范服務標準,是實現殯葬業健康規范發展的必然要求!泵裾可鐣聞账舅鹃L劉濤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加強發布標準的培訓和實施,切實發揮約束和引導作用。

新聞編輯:楊銘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殯葬領域新行業標準看點解析
2025/7/18 9:27:45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殯葬領域新行業標準看點解析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冠宇、朱高祥、叢佳鑫

  7月16日,民政部發布《殯儀接待服務規范》等十項新制定、修訂的殯葬領域行業標準,涉及殯儀接待、骨灰寄存、公墓安葬、骨灰海葬、公墓祭掃、網絡祭祀等方面。

  這批行業標準將如何規范服務行為、保障服務質量,更好實現“逝有所安”?“新華視點”記者采訪權威專家進行解讀。

      規范行業,提高服務透明度

  近年來,部分殯儀服務機構存在不透明收費和服務不規范的問題。此次制修訂的系列標準,要求提高相關服務透明度與規范性。

  新版標準提出,在骨灰寄存等環節,殯儀服務場所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服務流程、收費標準及依據、監督機關和監督電話等信息;在殯儀接待等環節,要求出具費用明細清單,提供正式結算憑據和發票。

  “以往規范中,收費標準解釋權偏向從業者;修訂后,公示收費標準成為服務機構的義務,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比珖鴼浽針藴驶夹g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王志強說,“明碼標價,有利于營造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殯葬市場環境,讓逝者家屬更安心!

  新制定的《遺體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有關條款明確,在流轉服務環節采集關鍵追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喪事承辦人、服務項目、服務時間、服務地點、服務費用、經辦人員等信息;為保護信息安全,通用要求提出應建立安全有效的追溯信息共享機制,明確追溯信息使用權限。

  “通用要求是一項通則,對其他規范和要求有統領性!蓖踔緩娊榻B,采集關鍵追溯信息做法將貫穿遺體或骨灰接運、保存、告別、火化、安葬(放)全流程,“安全監管無縫銜接,可以加強遺體和骨灰流轉合法性和透明度、服務規范性,提高殯葬業管理和服務水準”。

      移風易俗,增加生命教育內容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礎理論研究室主任李玉光表示,隨著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和文明祭掃祭祀,既順應環保趨勢,也符合節儉美德。

  VR實景、3D建模、賽博花束……出于種種原因不能現場祭掃的人們,近年來有了更多選擇。

  在網絡紀念空間,逝者親屬可自由選擇整體風格、設計細節、背景音樂;親友間分享紀念空間,以實名或匿名方式在頁面獻花、點燭、留言,表達緬懷和追思。

  然而,由于缺乏規范管理,部分平臺服務內容參差不齊,個別出現內容低俗化甚至惡意祭祀現象。為此,新修訂的《網絡祭祀要求》提出,對賬號注冊及設立虛擬祭祀空間等操作建立規范有效的認證審核管理流程,不應設置過于娛樂化或商業化的功能,例如游戲、購物等。

  此外,系列標準通過規范喪葬儀式、墓地管理等,提倡節儉、綠色、文明的殯葬理念,引導社會風氣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修訂后的《公墓祭掃服務規范》也專門增加了生命教育內容,鼓勵挖掘生命文化內涵,依托服務機構載體,通過哀傷輔導、人生回顧等方式,倡導尊重生命、厚養禮葬、慎終追遠。

  “殯葬標準不僅是技術規范!蓖踔緩娬J為,通過制度化的方式推動殯葬領域改革,既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逝者安葬的合理需求,又兼顧了生態保護和社會文明發展。

  

      保護生態,水、土、氣、聲全覆蓋

  “我們老早就交代過孩子要‘魂歸大!,干干凈凈來,干干凈凈走!苯衲4月,福建省廈門市舉行的一次集體骨灰海葬活動中,市民黃奶奶手捧菊花,完成老伴的骨灰海葬儀式。

  近年來,骨灰海葬作為一種生態安葬方式,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2024年,全國共實施海葬5.35萬例,較2019年增長26%。

  系列標準倡導包括骨灰海葬、樹葬、花葬、草坪葬等在內的節地生態葬,引導行業減少對土地資源占用,推動殯葬業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如果操作不規范,骨灰海葬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污染和破壞。修訂后的《骨灰海葬服務規范》明確,“骨灰專用器皿應滿足環保和可降解的要求”“應及時回收海葬祭祀專用物料中如包裝紙、花籃等不入海的物料”。

  李玉光表示,修訂后的標準融入了最新環保理念和技術要求,可降低對海洋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遺體火化時會產生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現行國家標準已對火葬機構的環保設施裝置配置、大氣污染物監測等提出要求。新修訂的《遺體火化服務規范》明確,火化場所大氣污染物排放、噪聲控制應符合相應國標要求,避免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嚴格規范服務標準,是實現殯葬業健康規范發展的必然要求!泵裾可鐣聞账舅鹃L劉濤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加強發布標準的培訓和實施,切實發揮約束和引導作用。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