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社會新聞 > 社會新聞 > 正文

社會新聞

冬香風雪中綻放的一株蠟梅
□賀新花
更新時間:2025/7/18 10:29:06    來源:焦作晚報

  1964年的焦作,冬雪裹著蠟梅的清香漫過街巷。接生婆抱著襁褓里的女嬰說:“這丫頭,生在冬月,渾身帶著股香氣兒!蹦棠搪犃,當即拍板:“老三就叫冬香,張冬香!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在半個世紀后會成為焦作大地上最溫暖的符號。

  十六載,碾碎的芳華與淬煉的初心

  上世紀80年代,技工學校畢業后,張冬香如愿被分配到焦作市陶瓷一廠彩烤車間上班。

  3個月后,趕上單位面向全體職工招考管理人員,張冬香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分配到管理崗位,成為彩烤車間的一名核算員,不久便身兼數職。這時的她,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兢兢業業工作,還擠時間上電大,幾年時間分別取得大專、本科文憑。她每天早出晚歸,重活臟活搶著干,由于刻苦努力工作,被調到廠團委任干事,后任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之后又任黨委宣傳部長,成為企業重點培養的干部,前途一片光明。

  1994年的一天,她的小妹妹突然跑到她的辦公室,帶著哭腔說:“三姐,媽不認人了,在家砸東西呢!”

  這年,她60歲的媽媽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

  張冬香姊妹7個,大姐的獨生女正躺在白血病病房,二姐的丈夫在軍營里她得照顧兩個孩子,四妹在夜市擺攤糊口,剩下的3個弟妹不是剛上班就是還在求學。爸爸身體不好,先后請了7個護工均被媽媽無休止的喊叫嚇跑。

  怎么辦?

  一次,在上班途中,她看到坐在街旁臺階上的媽媽像風中的一株枯草,像一個無人照看的孩子,那呆滯的目光、那孤獨的背影、那無助的表情牽動了她最柔弱的神經。她說:“我不能丟下媽媽不管。媽媽看著我長大,現在她病了,我要陪著她變好!睆拇,張冬香不再顧忌別人的眼光,帶著媽媽去上班,像小時候媽媽帶著她一樣。

  5年后,媽媽癱瘓在床。

  帶著媽媽一起上班的這幾年,影響了張冬香的工作,不僅丟失了令人羨慕的崗位,還錯失了升職的機會。此時,看著躺在床上有些呆傻的媽媽,張冬香問自己:“我還能安心上班嗎?”

  這一次,她作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選擇,辭職回家照顧媽媽。從此,那個曾經的職場女強人,開始了日夜與病人打交道的日子,端屎端尿、洗洗涮涮成了張冬香的生活日常。

  一天深夜,爸爸高燒39℃,媽媽把大便抹得滿墻、滿床、滿身都是。張冬香崩潰了,可她沒有怨言,一邊照顧爸爸,一邊流著眼淚小心地給媽媽擦洗身體,清理墻上、床上的污漬。這時,她恨自己分身乏術。

  16個春夏秋冬,她放棄事業精心照顧媽媽。2010年10月,她的媽媽永遠離開了她。爸爸因為傷心,一年多時間曾經四次與死神擦肩。

  媽媽去世后,她又承擔起照顧爸爸的重任。為了讓爸爸從悲痛中走出來,她想到了電腦,自學網絡知識,教爸爸上網。

  2016年4月一天,張冬香和爸爸聊天,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冬香,我和你媽拖累你20多年,為了照顧俺倆,耽誤了你的工作,影響了你的前程,F在你媽走了,我最近身體還可以,你應該走出去,發揮你的特長,為社會做點事!

  有著60多年黨齡爸爸的提醒讓張冬香陷入沉思,為社會做點事,這不正是自己的初心嗎?16年的磨礪,初心更堅。

  2022年,她的爸爸去世,享年93歲。

  52歲,從家庭屋檐到社會舞臺

  其實,早在2012年,張冬香憑著教爸爸上網時自學的動漫技能就創辦了嘉樂園動漫音畫室,月學員5萬人次。此刻,她盤算著創辦老年大學,讓像父母一樣的老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她揣著申請往返民政局30多次,推著輪椅上的爸爸,歷盡艱辛,硬是在2016年8月辦起了嘉樂園老年大學,首批學員700多人?砷_學前一天,被告知她找的場地是危房,老年大學被叫停,700多名學員愿意留下來的不到60人,張冬香躲在空蕩蕩的教室里大哭一場。
  
  哭過之后,張冬香創新思路,策劃舉辦了焦作市首屆百人旗袍秀。

  市東方紅廣場上,100位銀發奶奶穿著藍色旗袍走秀,引起關注,幾天招來上千人,各城區5所老年大學分校也順勢建立。

  她將黨性強、覺悟高、作風正、樂奉獻的黨員安排到各分校任政治指導員,這些巾幗老黨員率先垂范,很快,5所老年大學步入正軌,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2016年10月,在山陽區委和山陽區藝新街道黨工委的建議下,成立了以張冬香名字命名的“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地點就在藝新街道綜治中心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起初只有3名離退休老黨員。工作站是一個社會組織,以家風教育、家事調解和關心下一代為主要公益服務內容。

  2017年4月,焦作市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黨支部成立——“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有正式黨員12名。

  這就是“冬香好媽媽”工作站最初的模樣。

  一群人,微光聚星河溫暖一座城

  從此,張冬香在爸爸的支持下,開始自己的事業。9年時間,“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員人數從3名變成370多名,志愿者人數從幾十名變成3000多名。這群人,無怨無悔地跟著張冬香,行走在志愿服務的路上。

  2020年4月下旬,張冬香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她曾經調解過的一個家庭中的一名17歲男孩要自殺。張冬香心急如焚,第一時間撥打110、120電話,然后沖出家門,最終在山上找到了那個絕望的男孩。

  當這個孩子要離開時,他再也抑制不住感恩的心,撲到張冬香的懷里。張冬香緊緊地抱住這個可憐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張冬香和“冬香好媽媽”工作站的銀發奶奶救助過40多個。

  溫清雅是一個小女孩,特殊的家庭環境造成她和弟弟性格內向,是張冬香長期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和“冬香好媽媽”工作站的免費讀書活動,打開了姐弟倆的心結,讓他們變得陽光向上,懂得把快樂帶給別人,懂得“愛不是獨自閃耀,而是照亮更多的人”。

  最動人的是何衛英跨越30多年愛的接力。39年前的一個雨夜,她那患有癲癇病的奶奶倒在路邊,是準備結婚的張冬香和男友將老人送到醫院,深夜又將老人從醫院送回家。39年后,何衛英有緣加入了嘉樂園老年大學,受張冬香人格魅力感染,堅定成為“冬香好媽媽”工作站的一名志愿者,走上了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無私奉獻的道路。

  2021年7月中旬,我市遭遇強降雨,洪澇災害險情不斷。張冬香主動請纓,帶著銀發志愿者守候在甕澗河畔,10個小分隊連續5個晝夜堅守在排除險情第一線。

  9年時間,她組織的銀發宣講團、青年宣講團和紅領巾宣講團共進行5470多場宣講;她獨創的“365紅色廣播站”,8年多來一天也沒有間斷;9年時間,她成立紅色調解隊52支,調解員281名,共調解各類登記在案的糾紛96200余起,成功率86.7%;9年時間,她入戶走訪33489次,志愿服務1.7萬小時……

  初心如磐,忠孝兩全的人生答卷

  2025年5月23日,對張冬香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天,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張冬香獲得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受到中央電視臺采訪,并在《新聞聯播》播出。面對筆者,她說:“榮譽屬于三千志愿者,屬于焦作!

  被央媒譽為“焦作名片”助人為樂模范張冬香的名字像長了翅膀,從北京飛回家鄉焦作,傳遍大街小巷,她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

  6月,市委、市政府聯合下發文件,號召在全市深入開展向全國道德模范張冬香同志學習活動。

  有次宣講會結束,當被問到這些年的付出圖個啥時,張冬香十分堅定地笑著說:“圖的是不忘初心,圖的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臺上、臺下頓時響起掌聲,經久不息。

  歲月染白了她的鬢發,卻讓共產黨員的底色愈加鮮亮。從病床前的孝女到千萬人心中的“好媽媽”,張冬香用大孝至愛和赤膽忠心書寫了“孝”的深度和“忠”的寬度,這株寒冬里綻放的蠟梅終究釀成滿城芬芳,活成了最動人的初心模樣。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冬香風雪中綻放的一株蠟梅
    □賀新花
    2025/7/18 10:29:06    來源:焦作晚報

      1964年的焦作,冬雪裹著蠟梅的清香漫過街巷。接生婆抱著襁褓里的女嬰說:“這丫頭,生在冬月,渾身帶著股香氣兒!蹦棠搪犃,當即拍板:“老三就叫冬香,張冬香!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在半個世紀后會成為焦作大地上最溫暖的符號。

      十六載,碾碎的芳華與淬煉的初心

      上世紀80年代,技工學校畢業后,張冬香如愿被分配到焦作市陶瓷一廠彩烤車間上班。

      3個月后,趕上單位面向全體職工招考管理人員,張冬香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分配到管理崗位,成為彩烤車間的一名核算員,不久便身兼數職。這時的她,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兢兢業業工作,還擠時間上電大,幾年時間分別取得大專、本科文憑。她每天早出晚歸,重活臟活搶著干,由于刻苦努力工作,被調到廠團委任干事,后任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之后又任黨委宣傳部長,成為企業重點培養的干部,前途一片光明。

      1994年的一天,她的小妹妹突然跑到她的辦公室,帶著哭腔說:“三姐,媽不認人了,在家砸東西呢!”

      這年,她60歲的媽媽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

      張冬香姊妹7個,大姐的獨生女正躺在白血病病房,二姐的丈夫在軍營里她得照顧兩個孩子,四妹在夜市擺攤糊口,剩下的3個弟妹不是剛上班就是還在求學。爸爸身體不好,先后請了7個護工均被媽媽無休止的喊叫嚇跑。

      怎么辦?

      一次,在上班途中,她看到坐在街旁臺階上的媽媽像風中的一株枯草,像一個無人照看的孩子,那呆滯的目光、那孤獨的背影、那無助的表情牽動了她最柔弱的神經。她說:“我不能丟下媽媽不管。媽媽看著我長大,現在她病了,我要陪著她變好!睆拇,張冬香不再顧忌別人的眼光,帶著媽媽去上班,像小時候媽媽帶著她一樣。

      5年后,媽媽癱瘓在床。

      帶著媽媽一起上班的這幾年,影響了張冬香的工作,不僅丟失了令人羨慕的崗位,還錯失了升職的機會。此時,看著躺在床上有些呆傻的媽媽,張冬香問自己:“我還能安心上班嗎?”

      這一次,她作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選擇,辭職回家照顧媽媽。從此,那個曾經的職場女強人,開始了日夜與病人打交道的日子,端屎端尿、洗洗涮涮成了張冬香的生活日常。

      一天深夜,爸爸高燒39℃,媽媽把大便抹得滿墻、滿床、滿身都是。張冬香崩潰了,可她沒有怨言,一邊照顧爸爸,一邊流著眼淚小心地給媽媽擦洗身體,清理墻上、床上的污漬。這時,她恨自己分身乏術。

      16個春夏秋冬,她放棄事業精心照顧媽媽。2010年10月,她的媽媽永遠離開了她。爸爸因為傷心,一年多時間曾經四次與死神擦肩。

      媽媽去世后,她又承擔起照顧爸爸的重任。為了讓爸爸從悲痛中走出來,她想到了電腦,自學網絡知識,教爸爸上網。

      2016年4月一天,張冬香和爸爸聊天,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冬香,我和你媽拖累你20多年,為了照顧俺倆,耽誤了你的工作,影響了你的前程,F在你媽走了,我最近身體還可以,你應該走出去,發揮你的特長,為社會做點事!

      有著60多年黨齡爸爸的提醒讓張冬香陷入沉思,為社會做點事,這不正是自己的初心嗎?16年的磨礪,初心更堅。

      2022年,她的爸爸去世,享年93歲。

      52歲,從家庭屋檐到社會舞臺

      其實,早在2012年,張冬香憑著教爸爸上網時自學的動漫技能就創辦了嘉樂園動漫音畫室,月學員5萬人次。此刻,她盤算著創辦老年大學,讓像父母一樣的老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她揣著申請往返民政局30多次,推著輪椅上的爸爸,歷盡艱辛,硬是在2016年8月辦起了嘉樂園老年大學,首批學員700多人?砷_學前一天,被告知她找的場地是危房,老年大學被叫停,700多名學員愿意留下來的不到60人,張冬香躲在空蕩蕩的教室里大哭一場。
      
      哭過之后,張冬香創新思路,策劃舉辦了焦作市首屆百人旗袍秀。

      市東方紅廣場上,100位銀發奶奶穿著藍色旗袍走秀,引起關注,幾天招來上千人,各城區5所老年大學分校也順勢建立。

      她將黨性強、覺悟高、作風正、樂奉獻的黨員安排到各分校任政治指導員,這些巾幗老黨員率先垂范,很快,5所老年大學步入正軌,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2016年10月,在山陽區委和山陽區藝新街道黨工委的建議下,成立了以張冬香名字命名的“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地點就在藝新街道綜治中心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起初只有3名離退休老黨員。工作站是一個社會組織,以家風教育、家事調解和關心下一代為主要公益服務內容。

      2017年4月,焦作市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黨支部成立——“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有正式黨員12名。

      這就是“冬香好媽媽”工作站最初的模樣。

      一群人,微光聚星河溫暖一座城

      從此,張冬香在爸爸的支持下,開始自己的事業。9年時間,“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員人數從3名變成370多名,志愿者人數從幾十名變成3000多名。這群人,無怨無悔地跟著張冬香,行走在志愿服務的路上。

      2020年4月下旬,張冬香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她曾經調解過的一個家庭中的一名17歲男孩要自殺。張冬香心急如焚,第一時間撥打110、120電話,然后沖出家門,最終在山上找到了那個絕望的男孩。

      當這個孩子要離開時,他再也抑制不住感恩的心,撲到張冬香的懷里。張冬香緊緊地抱住這個可憐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張冬香和“冬香好媽媽”工作站的銀發奶奶救助過40多個。

      溫清雅是一個小女孩,特殊的家庭環境造成她和弟弟性格內向,是張冬香長期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和“冬香好媽媽”工作站的免費讀書活動,打開了姐弟倆的心結,讓他們變得陽光向上,懂得把快樂帶給別人,懂得“愛不是獨自閃耀,而是照亮更多的人”。

      最動人的是何衛英跨越30多年愛的接力。39年前的一個雨夜,她那患有癲癇病的奶奶倒在路邊,是準備結婚的張冬香和男友將老人送到醫院,深夜又將老人從醫院送回家。39年后,何衛英有緣加入了嘉樂園老年大學,受張冬香人格魅力感染,堅定成為“冬香好媽媽”工作站的一名志愿者,走上了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無私奉獻的道路。

      2021年7月中旬,我市遭遇強降雨,洪澇災害險情不斷。張冬香主動請纓,帶著銀發志愿者守候在甕澗河畔,10個小分隊連續5個晝夜堅守在排除險情第一線。

      9年時間,她組織的銀發宣講團、青年宣講團和紅領巾宣講團共進行5470多場宣講;她獨創的“365紅色廣播站”,8年多來一天也沒有間斷;9年時間,她成立紅色調解隊52支,調解員281名,共調解各類登記在案的糾紛96200余起,成功率86.7%;9年時間,她入戶走訪33489次,志愿服務1.7萬小時……

      初心如磐,忠孝兩全的人生答卷

      2025年5月23日,對張冬香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天,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張冬香獲得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受到中央電視臺采訪,并在《新聞聯播》播出。面對筆者,她說:“榮譽屬于三千志愿者,屬于焦作!

      被央媒譽為“焦作名片”助人為樂模范張冬香的名字像長了翅膀,從北京飛回家鄉焦作,傳遍大街小巷,她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

      6月,市委、市政府聯合下發文件,號召在全市深入開展向全國道德模范張冬香同志學習活動。

      有次宣講會結束,當被問到這些年的付出圖個啥時,張冬香十分堅定地笑著說:“圖的是不忘初心,圖的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臺上、臺下頓時響起掌聲,經久不息。

      歲月染白了她的鬢發,卻讓共產黨員的底色愈加鮮亮。從病床前的孝女到千萬人心中的“好媽媽”,張冬香用大孝至愛和赤膽忠心書寫了“孝”的深度和“忠”的寬度,這株寒冬里綻放的蠟梅終究釀成滿城芬芳,活成了最動人的初心模樣。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国语普通话对白国产|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入口|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 自拍 另类 小说